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日前表示,俄方已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在当地时间7月11日举行公开会,讨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资料图: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路透社相关报道配图)
(资料图)
去年9月,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遇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丹麦、瑞典和德国随后分别展开独立调查。俄罗斯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2022年9月28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今年2月8日,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文爆料说,“北溪”管道系被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美国政府对此予以否认。那么,究竟是谁炸毁了“北溪”管道,目前尚无定论。
△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个人主页上发文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至今已经接近一年,但由西方主导的调查却一直没有公布结果,俄方此次行动意在向西方施压:
“北溪”管道遭破坏不是偶然事件,背后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那就是打击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切断俄罗斯跟欧洲之间的能源联系。
调查结果之所以迟迟没有公布,主要还是调查过程可能受到了干扰,无法获得比较客观的证据。
或者是调查结束了,也拿到了结果,但是要公布这个结果,却受到了外部的压力。
所以俄罗斯此次要求安理会公开讨论这个问题,也是想抓住机会,向欧洲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
据波利扬斯基介绍,俄方此次要求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英国出面,邀请丹麦、德国和瑞典三国的代表在安理会公开会上作报告,同时,俄方也将邀请几位“公正的发言人”参加会议。
对此,孙壮志分析认为,现在的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是英国,要召开这样的会其实很难。俄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敦促掌握关键信息的欧洲三国尽早发布调查结论:
俄罗斯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关注“北溪”管道被破坏的肇事方,自己也进行了一些调查,同时国际上也有一些记者进行了独立调查。所以这次俄方表示会邀请一些人士参与此次公开会,披露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俄方特别说明他们邀请的人不止一个。
虽然出于安全考虑,俄方没有公开这些人的相关信息,但这说明俄罗斯找到的相关人士应该都来自西方国家。俄罗斯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向目前掌握最直接证据的丹麦、瑞典、德国施加压力,促使三国尽快公开调查结果。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总台记者丨陈濛 董晶晶
编辑丨黄涛 杨楠
签审丨王红岭 江爱民
关键词: